1937年8月下旬,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针对华北地区的军事部署方案,决定在北平设立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由寺内寿一担任司令官,兵力总计约17万人,准备展开华北会战,意图大举入侵我国华北地区。到了10月份,日军调集10万大军重点进攻山东省……
面对日寇庞大的侵略兵力,当时担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及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榘却选择了不战而退。这一行为激怒了蒋介石(两人本就有旧怨)。仅仅三个月后的1938年1月11日,在河南开封召开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会议上,蒋介石以“不抵抗罪”为由,果断逮捕了韩复榘。数日后,韩复榘在武汉被执行枪决。
枪声连连,砰砰砰!一连开了7枪!
展开剩余84%韩复榘成为抗战爆发后第一位被枪决的国军将领,并且连中了七枪。蒋介石的意图显然十分明确:凡是中国军人对日寇不抵抗者,一律严惩,杀无赦!
作为一代军中枭雄,韩复榘的结局虽说可谓咎由自取,但在当时面对10万日军进攻,韩复榘下令撤军逃跑时,却有一位将领坚决不从命令,他誓死抗敌,尽管手下仅有400人可用。他留着胡须以表决心:“不打走鬼子,绝不剃胡子!”这位英雄到底是谁?他用400人血战日寇,战绩又如何?
他就是范筑先,原名金标,别名夺魁(这两个名字充满霸气),1881年出生于山东馆陶一个贫苦农家。范筑先的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故取名金标、夺魁,希望儿子能有出息。他9岁时被送入由群众集资兴办的义学学习,成绩优异,备受先生张文彬的器重。然而,13岁时父亲病逝,范筑先被迫辍学回家。
为养家糊口,范筑先15岁便开始打工挣钱,生活依然艰苦。但他始终牢记老师的教诲,要做有用之人,为国家效力。1904年,范筑先家乡遭遇罕见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正值北洋军招兵之际,为了实现报国梦想,也为谋生存,他告别年迈的母亲,前往天津马场参军,加入北洋军第四镇,自此开启了漫长的军旅生涯。
范筑先因曾入学,具备一定文化基础,在部队中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到部队后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屡立战功,先后升任排长、连长。辛亥革命后,他晋升为中央陆军第四师炮兵营长及师参谋长。
1924年,范筑先43岁时被提升为第四师第八旅旅长。可惜的是,军阀混战不断,范筑先对乱局感到失望,认为难以为国效力,遂果断辞职隐退,返回家乡。
然而,英雄难掩锋芒,两年后,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范筑先受冯玉祥将军号召,重返战场,担任冯部高级参议及汉中镇守使署参赞。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范筑先作为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指挥4万大军切断平汉线,迫使蒋军退至河南漯河一带,虽最终冯玉祥战败,但他未投降蒋介石,反而退隐天津,继续观察局势。令人意外的是,之后他竟连任三任县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范筑先决意再度出山抗日。他回到山东,先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少将参议,翌年出任沂水县县长。任职期间,范筑先廉洁自律,关怀民众,赢得百姓爱戴。然而因韩复榘在沂水县制造屠杀,致数千人死于黄石山惨案,范筑先无力保护民众,愤然辞职。
1933年11月,他出任临沂县县长,执政时推行“三不”原则:不拜客、不应酬、不送礼,同时对下属严格约法三章:禁止贪污腐败、营私舞弊及受贿。范筑先为官清廉,衣着朴素,生活简朴,戒烟戒酒。巡视下属时拒绝宴请,宁愿与小学教师同吃同住;迎接上级视察亦不备烟酒、设宴。在任期间,他严禁烟赌陋习,重罚种植鸦片及吸毒者,亲自走访乡村,铲除鸦片烟苗。
1932年春,鲁西黄河决口水灾,范筑先获悉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薪金及积蓄3000大洋赈灾。他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口碑极佳。1936年7月,他调离临沂时,全城百姓夹道相送,街边摆满铺着红纸的桌子,桌上放置明镜一面和清水一盆,寓意范筑先“官明如镜,清廉似水”。众人挽留他,泪流满面,久久不舍,范筑先一行才缓缓离开。
1936年11月,范筑先被任命为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和聊城县长。他文武双全,既能冲锋陷阵,又能施政造福。上任伊始,便提出三项举措:一是整顿县政,肃清积弊;二是提倡节约增产,储备粮食,兴办福利事业;三是积极训练军队,为抗日作准备。特别是第三项,范筑先眼光远大,为即将爆发的全面抗战做好铺垫。
1937年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迅速将矛头指向山东。日军第二军下属第10、第107、第108师团等兵力约10万,经津浦路向济南挺进,短短三个月攻占德州、恩县、平原县、陵县等地。
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山东省政府主席、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犹豫不决,最终决定保存实力,南撤大军。在撤退前夕,韩复榘甚至下令焚毁省政府等重要设施,推行坚壁清野政策。范筑先也接到撤退命令。
是撤是守?范筑先陷入两难。违抗命令风险极大,但若随军撤离,他怎能对得起家乡父老?更无法忍受日军蹂躏故土!最终,他毅然决定留下,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日寇:中国人绝非怕死的软弱之辈!
彼时,范筑先虽身兼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游击司令等多职,实际指挥的正规军不过一个营,约400人!400人面对10万日军,无疑是以卵击石。但范筑先毫不退缩,毅然决然迎敌。
他在齐河官庄召开部署会议,慷慨陈词:“大敌当前,守土有责。若无抵抗便退走,何以见全国父老?我誓留守黄河以北,宁死不退。愿随我者留下,欲撤者可渡河南下,绝不强求!”
令他感动的是,麾下400勇士无一退缩,誓死守护家园!
1937年11月20日,范筑先公开发布抗日通电,表达坚决抗战的决心,鼓舞社会各界和民众的抗日热情。即使多年后,这段文字依然铿锵有力,令人热血沸腾。
年逾五旬的范筑先蓄须为志,不剃须,誓死抗敌。
面对绝对的兵力悬殊,范筑先巧妙周旋。11月下旬,日军派出小股
发布于:天津市优配网.卓信宝.炒股平台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